睡觉睡得好好的
翻个身突然天旋地转
躺着好好的
起身时突发眩晕呕吐
站着走着没事
一躺下来就突发眩晕、恶心、大汗
它就是误诊率极高的——耳石症

新闻案例
前段时间,今年58岁的张先生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耳鸣,头一动就头晕恶心,天旋地转,全身发麻,于是马上被送往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就诊,最终诊断为“耳石症”。
耳石是内耳一种结晶体,脱落会诱发人体平衡感觉障碍,引起眩晕恶心。
经耳石复位治疗,张先生目前恢复良好。
医生提醒:熬夜党低头族是耳石症高发人群。
什么是耳石症?
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,全名为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”,患者通常在翻身或躺下后会出现天旋地转的症状,因与“耳石”脱落有关,俗称“耳石症”。

说起头晕,大概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耳朵。尽管名字听起来陌生,事实上它占所有眩晕的30%左右。
“耳石”为什么会脱落?
1. 随年龄增长,耳石可自发脱落。
2. 过度劳累、颠簸、外伤撞击、特殊头位可促使耳石脱落。
3. 各种内耳疾病引起内耳环境改变,继发耳石症。
4. 骨质疏松,钙代谢异常引起耳石成分改变而更易脱落。
哪种眩晕才是耳石症?
人能掌握身体平衡,很大程度上是内耳的功劳。
内耳中有一层耳石膜,上面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,形似石头,医学上称之为“耳石”。
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耳石膜上的,一旦脱落,撞击到负责调节身体平衡的器官“前庭”,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。

晕眩有不同的致病原因,哪种晕眩才是耳石症?可以从3个特征判断:
- 在特定体位时,猛然出现眩晕。例如:早晨起床、半夜翻身、偏头、抬头、低头。当姿势保持不变或者保持头部相对静止时,眩晕感消失。
- 时间一般较短,数秒至数分钟,病程时间长短不一。
- 可治疗、可自愈,多数人在几天或几周内会好转。
这6类人易发生耳石症
耳石症与上呼吸道感染、年龄增大、耳迷路发生老化或退行性变有关,也与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有关。
一般来说,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容易发生耳石症:
1
40岁以上的人
耳石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40~60岁之间,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前庭慢性缺血有关。
另外,年龄大会导致内耳局部结构发生老化或退化,耳石就容易从原来的位置上掉下来。
2
压力大、体质弱的人
长期处于压力之下、睡眠不好、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状态,可能会造成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、缺血等情况,从而导致耳石症发生。

低头玩手机、用电脑,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,也会加重内耳血管痉挛、细胞缺血,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。
体质较弱的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,女性患耳石症多于男性(比例接近1.6~2比1)。
3
骨质疏松患者
骨质疏松只是耳石脱落的一种诱因,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,如果发生骨质疏松,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症的风险。
4
有偏头痛的人
26%的耳石症患者为偏头痛患者。前庭性偏头痛,是耳石症的一种临床现象,常与耳石症导致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同时发生。

5
有外伤或手术影响的人
发生车祸、外力撞了耳部、大脑、耳朵做了手术、在乘车时因为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导致颈部损伤,这些都会引起耳石脱落,从而导致耳石症。
6
患前庭神经炎的人
病毒感染造成的前庭神经炎常伴发耳石症,在前庭耳石器发生水肿时,也会出现“小晶体”脱落。
一般前庭神经炎发作一年内,患者都可能发生耳石症。
耳石症发作后该怎么办?
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疾病,一般可自愈。大多数人在发病后两周到一个月内,眩晕感会自动消失。
如果眩晕感没有自愈,在床上翻身时有短暂的头晕,应到耳鼻喉科就诊。通过“变位性眼震试验”即可确诊,随后可通过复位法、药物、手术等方法治疗。
- 药物治疗:可缓解呕吐头晕的症状,年龄较大的患者还需要服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来辅助治疗。
- 手法复位:是目前治疗耳石症常见有效的方法。临床上,近95%的耳石症患者能通过手法复位康复。手法复位不适合有颈椎病的患者,以免发生颈椎错位导致严重后果。

在复位治疗时需注意
1. 复位治疗需在耳石症确诊后,在医生引导下进行。
2. 耳石症复位治疗有一定的成功率。
3. 复位过程可能诱发明显眩晕,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。
4. 以下情况不宜进行复位治疗:严重心脑血管病,严重颈椎病,不能配合医生做快速翻身、转头动作。
此外,复位治疗后建议患者保持侧卧位,注意休息,减少活动,避免剧烈运动及快速改变头位。

如何预防耳石症?
1
注意休息
避免劳累、受凉,保证充足睡眠,长期失眠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口服助眠类药物。
2
营养均衡
注意营养均衡,饮食多元化,保持各种营养元素摄入量和消耗量的平衡,尽量保证品种全,蔬菜、水果、瘦肉、蛋类、奶制品、豆制品等一个都不能少。

3
饮食清淡
饮食要以低盐清淡为主,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、煎炸、油腻食品。
4
管理好基础疾病
注意血压监测,如血压不稳定,及时调整降压药;血糖监测更要规律,合理控制血糖;患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更需规范,尽量避免随意停药。中老年人可以适当补钙,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所致耳石症。

5
合理运动
适当运动,但需注意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。长时间蹲着或坐着,不能马上就站起来,应该头稍微向下,微弯着腰,缓慢地站起来。
可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运动,如仰卧起坐、颈椎操,切记改变姿势的时候要慢,不要动作太猛。
6
锻炼平衡能力
加强平衡功能方面的锻炼,锻炼自身平衡能力,有助于缓解头晕目眩等症状。

若日常生活中出现眩晕
建议立即停止活动,慢慢蹲下
如果休息后仍不能好转
建议寻求周围人帮助
尽早到医院查明原因